一、引言
熱身小組討論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好。歡迎你們蒞臨今日的栽培專題講座,上半年的最後一講:「建立門徒-生生不息的門訓」。首先,我想問大家兩個問題,請大家在座位附近3-4位一組,用2分鐘時間討論:
1. 試想像,你們希望恩福堂30年後會發展成怎樣的教會?
2. 哪我們今天要做什麼呢?
個別進深反思
可能大家希望恩福能夠在全港18區也有分堂,甚至在國內也有分堂。不過我不知道大家在教會、信徒群體的「質」上面有什麼夢想?教會要發展,更上一層樓,除了要有「量」的發展之外,怎樣能夠在時間的長河中延續、承傳,亦即是說如何培育出新一代的信徒,才是關鍵。所以我邀請大家個別的認真進深反思以下兩個問題:
1. 信仰,究竟是如何承傳的?
2. 靈命,究竟是如何成長的?
向大家介紹一位人物,豐子愷(1898-1975),中國近代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與音樂教育家,後世稱他為中國漫畫之父,現在於尖沙咀香港藝術館展出他的作品。豐子愷中學時代曾經跟從李叔同(1880-1942,後來出家稱弘一法師)學畫畫及音樂。李叔同一生教書只有六年,但是他影響他的學生是一輩子的,他們師生一直保持聯絡。到李叔同五十歲壽辰(1930年),為向老師致敬,豐子愷作畫五十幅,然後把每幅畫交由老師作詩和題字。到李叔同六十歲時(1940年),豐子愷又作畫六十幅祝壽,也是交由老師題字。從此師徒約定,每十年合作一冊《護生畫集》,直到老師一百歲,然而,老師六十二歲已經離世,然而,豐子愷繼續依約作畫,前後相繼創作的過程長達四十六年,期間經歷文革蒼桑歲月,甘願冒被批鬥的危險,仍堅持到底。
退休前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的盧瑋鑾女士(筆名小思)表示,她每次看《護生畫集》時,最叫她激動就是,師生之情竟可以維繫得如此深厚,從而體會:「人生以至人類的發展,其實就是靠一代傳一代,留下來的不僅是知識,而是感情的連繫。」讓我們繼續思想:
1. 不論是「信仰承傳」或是「靈命成長」,關鍵是闊度還是深度?
2. 究竟哪一個向度更為重要?
現在是時候看聖經。
二、聖經教導
神自創世定下的旨意
首先讓我們看創世記1:28,這裡清楚告訴我們,神創造人是要人「生養眾多,遍佈全地」(創1:28),其實這是創世記重覆不斷的主題(9:1、9:7、17:6、17:20)。現在我們要留意,「生養眾多」(פרא)和「遍佈全地」(רבה)這兩個字眼意思的區別。第一個字〝פרא〞意思主要是「繁殖」;第二個字〝רבה〞主要的意思則是「增多」。「繁殖」和「增多」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觀念:
1 「繁殖」是藉著兩性的結合去生養下一代,重點在「質」,而不在「量」;在乎生命橫跨世代的流傳與延續,而不是一時三刻中數目的多寡;在乎感情的連繫,而並非資訊的發放。而且,繁殖能力是神賦予給每一個長大成熟的人,這是恩典,也是人長大成熟的標記。
2 「增多」重點在「量」而不在「質」、在乎一時三刻數目的多寡而非生命橫跨時間的流傳;「增多」不必要藉著兩性的結合去作成,不必要長大成熟的人才能作成。
延續,達致人數目的增長。結論:繁殖是本,增長是末。試問:我們今日承擔大使命時,若果只以數目增長為指標和目的,會否捉錯用神、本末倒置?每一代
更重要的是,聖經每次說到這神的命令(或說祝福)時候,也是先說「繁殖」才說「增多」。換句話說,聖經告訴我們:「繁殖」是「增多」的前提和原因,神的心意不是只有數目的增加,而是藉著世代生命的
耶穌基督工作的榜樣
看完舊約,現在又讓我們看看新約聖經記載耶穌的工作。從馬可福音1:1-15可見「福音的起頭」,耶穌的工作完全按照神自古以來所定的計劃逐步成就。首先他接受約翰的洗禮(從中也獲得聖父和聖靈的認可),然後他勝過試探,才正式開始公開的事奉,向世人宣佈神的福音悔改歸回。不過我們很少留意,1:16節之後的段落和這段引言的緊密關係。當耶穌基督向世人宣告福音之後,他究竟首先作出什麼行動,去開展事工,落實神要他來到世界的救贖計劃呢?並非其他,正是「個別的」(personally & Individually)邀請西門和安得烈倆兄弟去跟從他,即是初信栽培,門徒訓練的工作。
若再繼續看馬可福音第一章,你會發覺耶穌雖然有足夠的能力應付巨大群眾的需要,卻依然定意和刻意避免太多人跟隨他,而專注於個別的建立那十二位門徒,為什麼耶穌會選擇用這個方式成就神的救贖計劃?有解經家引用馬太福音19:28指出,「十二」是以色列支派的總數,耶穌設立十二門徒,表示祂重建神的百姓,真以色列。這當然是一個十分具象徵意義的看法,但仍解釋不了為什麼耶穌專注於一個這麼小的數目去開展救贖世界的龐大工作。試換著是你,要開展救贖世界的龐大工作,你會怎樣做?也許甚至不會只建立一間10000人的教會!因為這依然是猶如把一滴水放在大海裡一樣。
然而,耶穌偏偏更加反其道而行,不但沒有建立一間10000人的教會,甚至沒有建立任何地上有型體的組織,只專注於建立12個人!我深信,如果你在街上遇見耶穌,你有機會和祂談話,你問祂為什麼會這樣做,祂一定會反問你:「你為什麼這樣問呢?我之所以這樣做,不是已經藉歷史證明是最有效的方法嗎?」
使徒保羅如何效法主
現在,又讓我們看看保羅怎樣依從耶穌基督工作的方針去成就大使命。保羅在提摩太後書第3章提到,他深切明白社會道德倫理必會日益腐敗,面對這個處境,保羅憑什麼有信心認為福音工作必定能夠延續下去呢?很有趣,聖經只提供了一個線索可供我們查考,保羅書信中就只有提摩太後書提到,當保羅面對這艱難處境時,寄望何在。讓我細看10-14節:
10但你已經服從了我的教訓、品行、志向、信心、寬容、愛心、忍耐,11以及我在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所遭遇的逼迫、苦難;我所忍受是何等的逼迫,但從這一切苦難中,主都把我救出來了。12不但如此,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13只是作惡的和迷惑人的,必越久越惡,他欺哄人,也被人欺哄。14但你所學習的,所確信的,要存在心裏,因為你知道是跟誰學的。
弟兄姊妹,保羅宣教的足跡踏遍地中海沿岸、歐亞兩地,建立無數教會,曾幾何時被抬舉為「攪亂天下的人」(徒17:6),但當他事奉人生路跑到臨近盡頭的時候,只寄望於極少數的人。我思想到,這絕非是保羅的悲劇,而是他智慧的選擇。真正有遠見的人,不只要望得闊,更加要望得遠,但凡聖經中的偉大先知,皆是以其從神而來的遠見叫人折服的。論舊約先知,推以利亞為首,然而,聖經記載的以利亞並沒有創辦什麼先知學校,也沒有寫下什麼先知書,他憑什麼成為舊約先知的代表?他曾叱吒風雲,但一生真正成就的,就是建立以利沙。
事奉方向,是要有所選擇的,今日你的選擇又是什麼呢?現在讓我們分組討論:
1. 你珍惜照顧個別信徒的成長需要嗎?如何珍惜?
2. 你有接受足夠的裝備去服侍個別的信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