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一家人

證道搜尋




當遇上「認真看待」信仰的人⋯⋯

在清真寺尋找,十字架下尋見》(Seeking Allah, Finding Jesus)一書作者納比.庫雷希(Nabeel Qureshi)於2009年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後,便即放棄行醫,以教學、佈道、寫作、辯論等方式投身傳教工作。曾在超過一百所大學講課,並於歐美亞各地參與公開辯論。本書曾於美國基督教出版協會選為「最佳紀實文學」。惜作者已於2017年因癌症逝世,享年34歲。

敬虔的穆斯林>來到耶穌面
納比原是敬虔的穆斯林,並以認識和服侍阿拉(Allah)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但他的尋索之旅卻引領他到達一個出乎自己意料的終點——耶穌基督。作者寫作本書是希望達到三個目的:
1. 為非穆斯林讀者提供「圈內人」的觀點,直擊穆斯林的心靈、拆除那堵隔閡的牆;

2. 讓讀者具事實和知識基礎,顯示福音書和伊斯蘭教的強烈對比;

3. 描寫穆斯林與福音「纏鬥」過程中巨大的內在掙扎,包括犧牲與懷疑。

出生和成長於美國,納比是穆斯林第二代移民。這些穆斯林家庭嚴守自己的信仰,以保存他們所珍惜的傳統和身份。納比未滿六歲,便把《古蘭經》全部讀完,並在母親協助下,把最後七章背了起來。對他而言,伊斯蘭就是真理。

《聖經》不是隨隨便便的一本書
本書吸引之處在於讓讀者從穆斯林的角度去明白彼此信仰。另外,更重要的是作者狠狠的摑了我們一巴掌,提醒基督徒必須要認真看待自己的信仰。納比小時候因無意間把《古蘭經》放在地上,遭母親嚴厲責備:

突然間,我聽到母親發出驚心動魄的尖叫,朝我這裡跑過來——「納比!」我驚嚇過度,不知如何回應。我從沒聽過母親那樣大叫,也從沒看過她奔跑。她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拾起那本《古蘭經》,教訓我:「絕對不能把《古蘭經》放在地上!」…

「永遠要讓《古蘭經》高高在上、擺在最尊榮的地方,觸摸《古蘭經》前一定要洗手,而且只能用右手碰它。《古蘭經》不是隨隨便便的一本書,是阿拉的語言。我們要像尊敬阿拉一樣看待《古蘭經》。」

讀者或許會因作者母親的過激反應而發笑,但當別人認真對待自己的經書時,我們又怎樣看待《聖經》裡神的每句話語呢?

信仰「認真/不認真」的影響力
納比自小被教導於異教徒當中作為伊斯蘭教的大使,所以他常作準備,也經常在學校與人辯論耶穌的神性,主動挑戰自稱是基督徒的人,而且差不多總是得勝,直到他認識一位認真看待自己信仰,並會「在閒暇時候閱讀《聖經》」的大學同學:

整理行李的時候,我看到大衛坐在房間一角的扶手椅,雙腳架在桌上,他拿出《聖經》開始讀了起來

看到這一幕,我感到非常詫異,那心情實在是筆墨難以形容。這輩子我從沒見過一個人在閒暇時候閱讀《聖經》。事實上,我根本沒聽說過這回事。的確,我知道基督徒很尊敬《聖經》,但我以為他們都明白《聖經》已經過修改,所以沒有理由再去讀它。

就在這個時候,我得知大衛是個基督徒,我推斷他一定受騙特別深。…

納比馬上向大衛挑戰,而大衛也以彼此尊重、理性對話的形式來與納比一起探究相互的信仰,讓他開始真正接觸基督教。作者之前對基督教的誤解,除受到自身成長背景的影響外,更多是來自基督徒對信仰的不認真。當人家常作準備,我們卻總對《聖經》興趣缺缺,甚至棄守陣地!今天,當我們慨嘆歐洲日益淪陷於伊斯蘭教的同時,是否也應該檢視一下自己如何看待信仰,以使我們真的能夠成為基督的大使呢?

撰文/劉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