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一家人

證道搜尋




幫人不可缺・5大心理裝備

最近在網上讀了一篇題為「好心幫人反惹怨恨,事實上幫助別人也是一種藝術」1 的文章。筆者說:「當你滿以為助人為快樂之本,但經驗卻告訴我,幫人也要有技巧。有時幫不得其法,反倒惹來怨恨。」文中指出了幾種幫人反而惹來怨恨的原由,實在十分人性及寫實。可能我們會想:「這都是世俗社會才有的情況,教會是不一樣的。」不過很可惜,就個人觀察而言,弟兄姊妹無論是向教會以外或内的人提供幫助,都同樣可能遇上「幫人反惹怨恨」的情況,從而心靈受傷。要避免重蹈覆轍而洩氣,那麽有什麽心理上的裝備可以助「我們行善,不可喪志」(加6:9上)呢?

1. 幫人前先設底綫:施洗約翰對群眾說:「有兩件襯衣的,要分給那沒有的;有食物的,也要這樣做。」(路3:11)這句話可以看作要求,也可以看作底綫。約翰並非對群眾說:「有襯衣的,要全部分給那沒有的;有食物的,也要這樣做。」2 我們並非要無視自己及家人的需要「去到盡」,以為這就是神所喜悅的。畢竟保羅也規勸提摩太:「如果有人不供養自己的親屬,甚至連自己的家人也不供養,就是否定了信仰,比不信的人還要差。」(提前5:8)設下了自己的底綫,就能避免幫人時過了自己能接受的付出範圍,即使被人埋怨幫得不夠,亦可以問心無愧。

2. 施恩於人慎重提:幫了別人之後,可能對方會忘恩,或當作是應該、理所當然。我們無法强求對方感恩圖報,也不要氣餒,「因為他(神)自己也恩待那些忘恩的人和邪惡的人。」(路6:35下)若對受助者不時重提自己如何幫助過他/她,企圖教導、提醒對方要懂得知恩報德,就違背了幫助別人純是出於神的旨意。3 不過請留意,我只是說「慎重提」而非「勿重提」,因有時為了受助者的靈命成長是需要合適地作出提醒的。

3. 施恩於人勿張揚:在有適當的場合與對象時,分享幫人的經驗是可以激勵別人去幫助人,只是要慎於成為自己贏得別人讚賞的途徑。耶穌說:「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大吹大擂,好像那些偽君子在會堂裡和街上所做的,他們是要博取人的讚賞。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得到他們的獎賞了。」(太6:2)人都喜歡被人欣賞,相信這是我們作為神的形象所承傳的特性,並非邪情私欲。4 然而,我們必須小心,幫助別人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掌聲,而是為要得委託我們行善的主的讚賞。

4. 不期望人的回報:財務公司「幫人」後要連本帶利收回,世人行善也難免帶有私心,渴望受助者或別人將來會給自己相應的回報。聖經從不否定人付出了就會期望回報。但基督徒卻是奉行神旨意去幫助人,所以對我們而言,只有神能夠給與適切的回報。箴言19:17教導:「憐憫貧寒人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報償,耶和華必歸還他。」耶穌也說:「你施捨的時候,右手所做的,不要讓左手知道,好讓你在隱密中施捨;這樣,你父在隱密中察看,必定獎賞你。」(太6:3)況且,我們相信天父必定將最好的給祂的兒女(太7:11),人的回報豈能比擬!5

5. 認識自己的恩賜:神給基督徒不同的恩賜是要我們能夠學習謙卑,同心合意彼此配搭。要知道幫人也可以幫倒忙:若是超越自己所領受的恩賜範圍去幫人,更有可能會愈幫愈忙,應量力而爲。相反地,若有合適的恩賜可以伸出援手而不出手,逼得其他沒有這方面恩賜的弟兄姊妹「頂硬上」,那就如同「跣人一鑊」,沒有做好神管家的本分。保羅說:「不要對自己評價過高,超過所應有的評價,倒要按著神量給各人的信心,中肯地評價自己。這就正如我們一個身體上有許多肢體,各肢體不都有一樣的功能;照樣,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是一個身體,而且每一個都是彼此的肢體。按著所賜給我們的恩典,我們各有不同的恩賜:或是說預言的,就要按著說預言的信心去說;或是服侍的,就要專一服侍;或是教導的,就要專一教導;或是勸勉的,就要專一勸勉;是施與的,就要實心實意;是治理的,就要殷勤;是憐憫人的,就要樂意。」(羅12:3-8)

雖然有了以上的心理裝備仍然不能避免遇上「幫人反惹怨恨」的情況,不過有了這心理準備,就能繼續幫人而不喪志。在此祝願大家享受得到「施比受更為有福」(徒20:35)所帶來的喜樂,也願主祝福恩福眾弟兄姊妹更有幫人的能力。


撰文/丘子彬牧師 (Jeffrey)
#文中所有新約經文皆出自《新漢語譯本》




****************************************
1 Jack Forest, 「好心幫人反惹怨恨,事實上幫助別人也是種藝術」, Esquire, 26 Sep 2022, www.esquirehk.com
2 耶穌曾經對一位年青的官説:「你還缺少一件。去變賣你所擁有的,分給窮人,你就必有財寶在天上,然後來跟從我。」(可10:21)但這段經文是針對年青的官所發出的問題:「該做些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呢?」結論是無論人認為自己做了許多都不夠承受永生,唯有倚靠神的恩典才可以,所以不應將之視為對基督徒行善的要求。至於約翰一書3:16「基督為我們捨棄了生命,從這一點,我們就認識了愛。我們也應該為弟兄捨棄生命。」是以基督最高的標準規勸基督徒不要做硬心、一毛不拔的人(參17節),並非要我們不假思索地為任何人豁出一切。如果是這樣,那就有一千條命都不夠了。
3「我們是他所造之物,是他在基督耶穌裡所創造的,為要叫我們做美善的事,是他早已預備好的,要讓我們行在其中。」(弗2:10)事實上,「人若知應該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各4:17)所以,行善是基督徒的本分。
4恩福神學院」丁大衛博士在英文崇拜講道時,這樣解釋何爲邪情私欲:「當人將任何正當的需求過分或無限地放大時就變成了邪情私欲。」
5 當然,神也會透過人給與回報,但這不同於自己去爭取,而是神隨己意施行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