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徒信經》裡其中一句核心信條:「我信聖徒相通」,意思是聖徒因著在主裡有共同的信心、有同一位聖靈内住,所以能突破種種的隔閡而「相通」,這包括語言、文化的隔閡。今次坦桑尼亞之旅,也是一個讓我深深感受到聖徒相通的旅程。
出發前,我已做了一些資料搜集,知道坦桑尼亞超過六成人口是基督徒(包括天主教與更正教)。東非地區因歐洲殖民歷史的緣故,基督教成為當地的主流宗教。但2006年在東非肯尼亞的體驗,讓我意識到表面的數字並不代表什麽。當年我在肯尼亞的兩位司機都是「基督徒」,但當我嘗試跟他們作屬靈交流的時候,得來的回應是「We are not religious」(意思是我們並不屬靈/我們的基督徒身份不牽涉宗教成份),當時確實有點失望。所以今次坦桑尼亞作為肯尼亞的鄰國,我也不敢視那些「基督徒」數字為理所當然。縱然兩位帶我們登山的嚮導一位名叫Andrew(安德烈),另一位是Samuel(撒母耳),都是聖經人物的名字,但我都不敢太進取跟他們談論信仰話題。
感恩不是「掛名信徒」
直到登山的第三日,嚮導詢問我們三位旅伴之間的關係,我們便告知:是好朋友,也是教友。就這樣,得知嚮導也是主内的天主教徒,開啓了我跟坦桑尼亞聖徒相通之歷程。感恩在坦桑尼亞遇到很多位主内肢體,最感恩是他們並非只是掛名信徒,而是有恆常聚會,認真信靠主。除了Andrew和Samuel外,在Lake Natron的嚮導Yohanna也是屬羅馬天主教。而Lake Eyasi帶我們造訪當地土著Hadza哈扎族人(是坦桑尼亞境内擁有最少信徒的未得之民族群)的嚮導David是屬五旬節宗的肢體;我向他了這部族的情況,他說多年來宣教士嘗試接觸這個族群都是艱難的。我們其中有兩晚住在一間airbnb旅館,旅館的主人Michael是一位復臨會的平信徒領袖,我們離開旅館時,他更主動提出為我們前面的旅途開聲禱告。
在8日7夜的登山之旅結束後,剛好後一天就是主日,我跟旅伴決定去體驗一下跟阿魯沙市(Arusha)的聖徒主日崇拜。網上搜索能找到市内很多不同宗派的堂會,我們刻意避開那些服侍外國人與遊客用英文崇拜的國際教會,盡量選擇與我們信仰傳統較相似的,最後就選了一間浸信會堂會。由於人生路不熟,當日早上我們提早出發,走進禮堂,有數位信徒已在上主日學,主日學結束後崇拜就開始。大約有30位肢體參與,從會眾的衣著可反映出當中有不同種族的人。

坦桑尼亞是一個民族多元的國家,他們聚在一起崇拜,其實已是基督跨越種族與文化、聖徒相通的體現。有些崇拜詩歌用浸信會的英文詩歌集,最少看著詩集也能明白歌詞意思。有些則是本土Swahili語詩歌,縱然不明白,也能從音樂及其他崇拜者的身體語言與語氣感受到大概的内容,自己縱然未能唱出歌詞,但也能投入其中。崇拜大部份内容都有英語傳譯,包括歡迎、報告、見證分享、代禱和證道。牧師當日證道講聖靈的工作,證道内容的神學非常扎實;在牧禱時牧師更特別用英語為我們幾位海外新來賓禱告。崇拜後除了跟會眾一同拍照留念,牧師也邀請我們去他的辦公室交談相交。他關心中國教會的情況,為香港仍能保持宗教自由而感恩。也提到他們國内的未得之民哈扎族人及建堂的需要,感恩大家都一同擁抱同樣的普世差傳使命!
感恩有「共同盼望」
跟我們相交最深入的主内肢體,莫過於與我們共同生活了15天的司機Edson,他是當地路德會的會友。我們每餐前會一起禱告,只有其中一個主日因趕路而不能參與主日崇拜,我們就在車内一同唱詩歌讚美神。Edson用Swahili語唱,我們用英語、粵語和普通話包含三文四語!除了找一些大家都認識的傳統英文聖詩,也下載了東九崇拜的詩歌,並翻譯給Edson知道當中意思。
Edson駕車帶我們參觀Olduvai Gorge這個古人類遺跡後,他知道我是牧師,也不恥下問有關古人類、科學與創造論、和創世記詮釋的信仰問題,我們便彼此交流探討。有次我們在餐廳吃晚飯,餐廳熒幕播放著一個基督教電視台直擊報道Arusha市内一個大型佈道聚會。Edson分享他並不認同這類佈道家的佈道方式,認為混合迷信與成功神學,甚至有牟利的嫌疑。可見坦桑尼亞内的信仰生態是非常多元的,也不是沒有異端與極端的威脅。
在坦桑尼亞的最後一個主日,Edson帶我們去了一個路德會堂會崇拜。因位處不是大市鎮,崇拜並沒有英語傳譯,而且全部都是Maasai族的信徒。路德會的崇拜模式與程序跟我們熟悉的頗有不同,禮儀性更強,加上語言不通,但仍不阻我去投入崇拜當中。Edson會簡單講解現在是什麽環節,我除了聽得明「耶穌」、「阿爸」、「感謝」、「Hallelujah」、「阿門」這些詞語外,其他就只能意會與感受。聆聽著詩班極力的頌唱,縱然不知道内容,卻能感受到他們對主信靠的堅定及對神的美善的肯定。


當日碰巧是兒童主日,小朋友獻詩時都配上不同動作,讓我們領會當中的內容時也容易得多呢!此外,兒童主日其中一個有趣的環節,是小朋友會考問成人會眾不同的聖經問題。Edson翻譯其中一些聖經問題讓我們知道,而他能答對絕大部份的問題,是一位很熟悉聖經的肢體,為他非常感恩!這個環節也反映出會眾中哪些熟悉聖經,哪些連一些簡單的聖經問題也答不到。會眾中良莠不齊,相信這不單是坦桑尼亞屬靈群體的實況,也是全世界各地信徒群體的情況。終於,要離開坦桑尼亞了,跟Edson道別時,我們彼此都很有信心,縱然未必有機會在地上相見,但最終會一同在天國裡與主相遇到永遠,這就是我們共同美好的盼望!
我去過很多不同的地方旅行,沒有任何一次像今次旅程,有這麽多機會跟當地的聖徒交流。我為坦桑尼亞感恩,親身看見當地有很多愛主及認真跟從主的信徒,屬靈氣氛也很好。也要記念坦桑尼亞有三成以上的穆斯林人口,主要居住在我們今次沒有去過的沿海地區。而且仍有很多對福音比較抗拒的傳統部落人口。縱然在地球的另一方,感恩能經驗與普世教會聖徒的相通,在共同的信、使命與盼望裡相交!這就是主耶穌基督作為普世的主、普世教會的頭和根基的實際體現,也是初嘗天國裡萬族萬民一同聚集敬拜的圖畫!願全地至高的主,得天地萬物的敬拜與一切的榮耀!
撰文/梅朗軒牧師Timotheus(恩福東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