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拜探知

證道搜尋




詩歌活化工程

撰文/ 張樂聖傳道

近日上映的電影—小王子—讓大眾回味這個「經典中的經典」的文學作品,這個1943年發表的故事被重新改編,注入新的元素,讓今日的觀眾更有同感。電影以現代生活的場景描寫原作表達的孤獨感及友情的精髓,更令人投入及引起共鳴,可謂「活化」了埃克蘇佩里的名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能看見不少「活化工程」,如政府歷史建築活化工程,其中包括PMQ元創方及美荷樓等。政府選擇有歷史價值及有文化水平的歷史建築,為它們注入新生命,供市民大眾享用。雖然政府已努力保育,唯仍有不少有價值的東西未能被保留。

華人聖樂界也面對同樣的困難:不少香港教會的傳統詩集已長期收藏地庫,一些
教會或仍把其放在崇拜禮堂的椅背,最可悲的是當為植堂預備購買清單時,並沒考慮購買足夠的傳統詩集。這些情況都反映著普遍香港教會遇到的困難:傳統詩歌慢慢被淘汰。由於香港的教會一直受著不同層面及程度的文化衝擊,包括語言及流行音樂,愈來愈多傳統教會慢慢轉變使用流行詩歌,並減少唱傳統詩歌。

流行詩歌的湧現是否意味著傳統詩歌會被日沖漸淡忘?是否意味著教會必須隨
文化而走?究竟神要求信徒如何面對文化衝擊?

當彼得和門徒四處傳福音時,彼得看見神的異象,呼召他傳福音給外邞人。聖靈提
醒他不要分門別類(徒11:12),因為救恩要臨到所有相信耶穌的人,包括不同文
化的(徒11:18)人。當時彼得要到耶路撒冷與那些奉割禮的門徒爭辯(徒11:2),目的是要他們明白,任何文化的人都可得著福音的好處。

當保羅到哥林多教會傳福音時,他教導信徒其宣教策略—進到他們當中(林前9:16–23)。保羅的意思是基督徒面對不同的人要運用不同的策略,設合其文化及背景,這個宣教策略的重點就是要讓人明白神的話語。

在舊約時期,神吩咐以色列人要在日常生活中配帶「繸子」,成為其文化的一部
份,希望他們記念神的話語(民15:37–41)。今天,由於我們是不同文化的人,加上已有「聖經」,隨時也可記念神的話語,因此不需再配帶「繸子」。歷史不斷演變,生活文化也不斷改變,舊的事物終有一天被取而代之,唯神的話語不能歷久
常新,「進入文化」是要人得著福音。

同樣,當音樂歷史(包括教會音樂)面對文化衝擊時,我們反能看到一些「活化」的作品。古典音樂時常出現一種音樂題材—主題與變奏曲,作曲家很喜歡透過前輩作曲家的旋律,加上當代的元素,配成一首更合時代的作品。這些作品往往比原作更著名,更受人歡迎。這種音樂題材正正就是「活化工程」,把新文化的元素注入好的傳統音樂,讓它更上一層樓。

十七世紀巴洛克時期的偉大作曲家巴哈,曾以十五世紀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的詩歌寫成一首繪炙人口管風琴作品;十九世紀浪漫作曲家就以巴哈的旋律創作高難度的鋼琴作品。這些音樂題材既能保存原作品的味道,也能夠注入新的音樂元素,讓作品更能被該時期的聽眾接受。

從傳統詩集的發展,我們也能夠看見「詩歌活化工程」之進行。在上世紀未至本世紀初,數本重要的中文傳統詩集均不約而同地作了一次重大更新版本(見下表),這些更新包括優化或重新翻譯、改編或改善音樂,甚至加入一些比較近代的詩歌。

重要的傳統中文詩集
更新版本

從這四本詩集的序言及介紹中,均能夠見到整個華人聖樂界一直都是努力於「詩歌活化工程」:


恩福堂敬拜部現正朝向「詩歌活化」這個方向努力,透過舉辦不同的工作坊,讓弟兄姊妹參與翻譯及創作的事工,並藉此教育會眾欣賞及支持本土化的詩歌。由一群專業及有經驗的弟兄姊妹及教牧同工組成的歌詞組,不斷努力把一些好的傳統詩歌以廣東話翻譯,讓會眾更容易明白歌詞的內容,從而投入敬拜中。盼望弟兄姊妹日
後能在崇拜唱出這些詩歌,並讓你從心裡發出感恩,口裡唱出熟悉的廣東話歌詞,將榮耀歸給神。